中国林蛙——满语叫哈什蟆,因其肉质细嫩,胜似鸡肉,又称田鸡。属两栖类红蛙科动物。春、夏、秋三季生活在山坡树丛中,冬季于河水深处石块下冬眠。林蛙味甘、惊凉、无毒,肉味鲜美,春天鲜、秋天香,是桌上的佳肴。
长白山给游客提供了哪些价值?
长白山在中国的人文地理中有着多重意义:
我们上长白山,一次是2019年6月4日,一次是2024年4月24日,除了第一次看到了一半的长白山顶和天池之外,第二次则顶峰下雪、全山雾气腾腾连长白山瀑布都没看到。
为什么不少游客(包括海外游客)不远万里来长白山?并坦言:此生必去的,一定是长白山!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长白山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辐射半径广达整个东北亚,不仅以其高耸的地势俯瞰整个东北亚,还以其文化成就东北亚人文魅力之巅峰。
用一句本地人的话说:好东西都在这!
吉林长白山天池(白头山天池)作为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火山爆发后,在火山爆发出口处积水而成的湖泊,常呈漏斗状或碗状,深浅一般不过两三百米,直径一般约在1000米内)正静候“全湖开冰”时,依然在天池东北侧的水面上看到有两条水温为42℃、长200 米、宽50米的热水带,夏天可见水花,冬季可见到热气,说明长白山火山仍有余热在释放。
2024年1月1日至2月5日,长白山景区接待游客27.96万人次,同比增长155.34%;春节假期(2月10日—2月17日)接待游客同比增长98.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7.1%;清明假期接待游客2.28万人次,同比增长850%;五一假期接待游客9.65万人次,同比增长119.32%。
其实长白山的温泉是典型的四季温泉,不仅冬季冰雪期可以泡,春夏秋三季泡也是非常合适的。
长白山能持久火爆,至少给游客提供了五大价值——
冰雪方面——
红景天——又叫高山红景天,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在世界107种景天属植物中药用价值较高的,主产于海拔1700至2300米的高山火岩中,主要成分为红景天甙。
长白山谷底还有原生态林海,被誉为地下森林——火山口或火山灰大峡谷与森林的组合,成为又一蔚为壮观的自然生态奇观。
长白山还有一个自然博物馆。
长白山的生态举世无双,在这样良好生态覆盖下的游客感知自然也是“唯生态是从”,但长白山的文化价值也是非同小可的巨大存在——
就连一些好的民宿,也有对应的长白山温泉服务——
长白山还直接重述了书中的原话:十年之后,如果你还记得我,来找我!
3.善于学习、吸纳先进、乐于创新的意识;
天池即将开冰(6月上旬)——
作为欧亚大陆北半部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长白山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天然的生态博物馆、生物物种基因库、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环境教育的天然课堂,是地球同纬度地带生物种源最为丰富的资源宝库,兼具世界性的保护、研究和旅游观赏价值。
据统计,目前长白山共有野生植物2500多种,野生动物1500多种,其中300多种脊柱动物多集中在海拔500—1100米之间的针阔混交林景观带上,如哺乳类有典型树栖的松鼠、紫貂,半树栖的花鼠,地栖的黄鼬、豹猫,这些种类常组成优势类群;大型兽类有东北虎、豹、马鹿、梅花鹿、黑熊、野猪、狗獾、鸳鸯、榛鸡等。
长白山机场。
中华秋沙鸭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非常敏感,被誉为“水中大熊猫”。
发展目标的确立和旅游市场的复苏,使长白山拥有了“天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使长白山占得了“地利”,网页版传奇世界,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上下一心的干部队伍,使长白山秉承了“人和”。
一是“多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尤其长白山还在高标准运营红松王滑雪场,升级改造长白山和平滑雪场、北景区运动员村高山滑雪场等现有场馆设施,推动南山雪场建设,全域打造“雪场+景区+温泉”的全国最佳滑雪度假目的地,所以今年年底长白山的冰雪旅游非常值得期待。
走,现在就去长白山!
作为一座底蕴深厚、名气巨大的名山,长白山率先在国内“听劝”,应游客呼吁建立“云顶天宫”,搬出小说角色“张起灵”与游客共赴长白山十年之约,这在国内数十年来的名山营销中是不多见的(在某种程度上,仅金庸先生“华山论剑”可与之一比)。
长白山高铁站。
在目前国内文旅市场多变且热点频出的情况下,无论一个景区资源如何优势,如果最终得不到游客认可(其价值)的话,也是难以火爆的,至于持续火爆那更不可能。
而且,再没有以往极为明显的淡旺季——
三是文化价值——
1.渔猎、采集、畜牧、农耕相结合的多元的物质文化特征;
“粉雪传奇”即将上演——
长白山的精华以长白山天池为代表,集瀑布、温泉、峡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高山大花园、地下河、原始森林、云雾、冰雪等旅游景观为一体,构成了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大自然赋予了长白山无比丰富独特的资源,使之成为集生态游、风光游、边境游、民俗游四位一体的旅游胜地。
东北新三宝:红景天、林蛙、不老草——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朱自清在《春》的散文中如是说。
植被丰富的长白山是一个天然的宝库。
没想到五分钟后,浓云密布的天空突然射出了一道金光,雾气也迅速奔流起来,光线与雾气围着顶峰和天池不停打转转,这使得整个顶峰的人气和天气都跟着灵动起来——
长白山“粉雪传奇”项目是2023年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长白山管委会负责项目建设与运营,东方歌舞团进行剧本创作设计,省歌舞团负责精心编排剧目的大型沉浸式演艺节目。该节目以长白山“守山人”守护长白山及冰雪丝绸之路为故事题材,充分展现了长白山粉雪魅力,即将成为东北地区首个大型文旅演艺项目。项目的位址毗邻北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方便长白山北景区每年近3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赏这一集沉浸、体验、互动于一体的演艺新业态和长白山文化品牌,从而实现长白山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全面融合发展。
“飞越长白山”——
二是“迷人”:上山就是开“盲盒”——
一会雾气消散,16座山峰一一露出“尊容”,金色阳光打在积雪依然深厚的各个山头上,金光闪闪光照四方;一会又席卷重来,给整个天池和周围诸峰都重新蒙上一道厚厚的面纱,一片混沌中风云际会,更添神秘之感。
不老草——学名草苁蓉。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花期为5至7月,果熟期为8月,是长白山的珍稀药用植物。它生长在海拔1300米至2000米的陡沟边或悬崖峭壁上,生境特殊,范围很窄,寄生在水冬瓜树上。不老草全草入药,人们因此视为长生不老的神草,故名“不老草”。现已被列入吉林省一类保护植物、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
2022年,长白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评为“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
长白山的女真部落——纳殷古城。
早在4月份,我们就亲身体验了“飞跃长白山”项目,游客在里面不仅可以体验俯瞰长白山尽情翱翔的乐趣,还可以去全国知名景点“游乐”一番,真有点:“君临天下,御风而行”的感觉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东西南北纵横上万里,跨越半个亚欧大陆,唯有长白山生态价值最为典型。
严格意义上讲,长白山的生态价值应该排第一位,但这几年国内文旅多以游客情绪价值释放为主,这是属于这几年的特殊情况,因此,其生态价值在本文中就屈居第二了。
一是长白山天池(白头山天池)——中朝两国界湖,中国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湖面海拔2194米)、中国最深的湖泊(最深处达373米),中国面积最大的火山口湖(9.8平方千米)。位于长白山群峰中,天池略呈椭圆形,像一块碧玉镶嵌在长白山群峰之中湖畔的白云峰、天文峰等长白十六峰挺拔峻秀,与天池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天池气候多变,风狂、雨暴、雪多,每年有一半时间湖水是冻结的。
长白山聚龙温泉群。
那为什么第一次看到了一半呢?是因为当时天气预报说山顶有浓雾还有小雨(极有可能变成小雪),因此导游建议大家到山顶之后不要长时间停留及时下撤(一旦下雪就麻烦了)。而好不容易上来一趟的我们怎舍得就此打住,于是我们特意多等了半小时——
作为一个集湖泊、瀑布、温泉、峡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高山大花园等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长白山最重要的还是这两大王牌项目—
2024年2月24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长白山迎来了久违的好天气。在长白山北景区天池主峰,通过网上招募的全国50对情侣参加了长相守、到白头、山为证“爱的告白”活动。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经历了玄武岩造盾、粗面岩造锥和爆炸喷发形成破火山口三个阶段,形成了岩性构成多样的巨型复合火山锥体。
资源这么优质的长白山其游客和粉丝可不仅仅就在国内,据南航杂志2024年5月刊报道:韩国民众赴华游火爆,中国升至韩国民众出境游目的地第三位。韩国旅行社在不断完善张家界、长白山等自然景观游经典人气路线的同时,寻求多样化旅行模式。
一束鲜花,一句真情的告白,一张天池旅拍照,一段现场告白视频,让长白山这座充满浪漫爱情寓意的大山为情侣们证明,铭记他们彼此的承诺与信守。
长白山最大的火山则是天池所在的火山,火山口(湖)周缘环绕16座海拔2500m以上奇峰,火山锥、火山口、火山口湖(天池)、火山口周边群峰,组就一组世界罕见的火山地质奇观群。火山地貌的分布面积达10000多平方公里,火山锥体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是我国近代活动的三大火山群之一。
以往冬季是长白山的旅游淡季,除了个别滑雪爱好者团队,几乎鲜有游客团队上山。而去年的吉林冰雪季让长白山冰雪热度持续升温,2023年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74.77万人次,同比增长260.45%,超过2019年接待人次的9.44%,创历年最高水平。
四是特产价值——
2.质朴、率直、娴于骑射、勇于抗争的尚武精神;
5.长白山文化洋溢着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从一百多年前到二战正式结束前中朝人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就可见一斑。
吉林一号卫星图。
长白山岳桦林带。
长白山素以盛产种类繁多的土特名产而享誉中外——
“盗墓迷们”的情绪价值起来后,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情绪价值提升和投射,使得长白山的热度和范围、深度不断提升和扩展,使得长白山一时“吸粉无数”。
今年清明假期的长白山。
那么,在三个假期均持续保持三位数增长的长白山到底有何“神奇”之处?为什么游客对其“趋之若鹜”?且回头客比例还不少?
目前正处于5月中下旬的长白山,冰雪尚未完全消融,山间林下依然白雪皑皑,冬韵犹存;而高山长白杜鹃、冰凌花等顶雪盛开。但整体已经开始冰雪消融、山花烂漫、鱼儿鸟儿开始活跃、森林也开始郁郁葱葱、中华秋沙鸭也回归繁衍——
长白山原始森林茂密,有着世界上一流的森林,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典型温带山地自然综合体。
五是地质价值——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水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族群在长白山稳步增加,紫貂、东北红豆杉、朝鲜崖柏等重要物种种群趋于稳定等,有力地证明了长白山对于生态价值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长白山本身就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垂直气候带和生态系统的典型样本,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生物和气候的丰富和多元,就连茂盛的植物光绿色据说就有数十种。
一句话概括:植被繁茂的长白山拥有完整而独特的北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游客可山上赏聚龙温泉,山下入住温泉酒店,体验飘雪温泉,感受长白山温泉独有的产品体系。当地已经重点推出温泉皇冠假日酒店、蓝景国际生态交流中心、临溪火山温泉等。
长白山位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冬季漫长,降雪量大、雪期长、雪质松软,冰雪资源得天独厚,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被誉为“滑雪天堂”。近年来,长白山整合优势资源,不断发力冰雪旅游产品打造,一批特色冰雪产品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资料显示,长白山位列“中国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榜首。
而进入2024年5月,还有诸多喜讯接踵而来——
此生必去长白山之二:
自今年元旦假期开始,长白山客流一直“狂飙”——
长白山常年冰雪覆盖、再加上全年长达300天云遮雾绕,宛如天然中国水墨山水画。
第二是生态价值——
此生必去长白山之一:
整体来说,长白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独具东北民族特色的区域文化,又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还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秘境+仙境”的长白山,“冰火两重天”更加“迷人”
这样一个植被丰富,物种繁茂,文化面貌独特的长白山,怎能不被精心“呵护”呢?!
五大价值加持下的长白山,既有原始生态系统造就的巨大“森林氧吧”让人流连,还有神山圣水、火山温泉让人惬意,更有朝鲜族、满族、女真部落民俗风情让人体验,至于这里的特色养生美食,真心让人停不下来——
黑木耳——主要产于长白山区,多生于栎、桦阔叶树的枯木上,依赖枯木中的物质来营养自己。黑木耳耳片肥厚,平滑质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长白山天池的坚冰,此时也开始逐步融化。
接下来还会有“七夕告白”活动,届时,将招募更多情侣来长白山参与长相守、到白头、山为证旅游产品的创建活动,旨在强力推广“长相守、到白头、山为证”旅游品牌影响力。
游客体验《飞越长白山》。
尤其是其温泉与冰雪的共存,且各成顶格的传奇——
我们一直在山顶多呆了半个小时,一直到浓云完全重新覆盖掉整个山顶,才恋恋不舍地下撤。
今年五一登顶的游客是非常幸运的,美丽的长白山晴空万里、一览无余。
因为山顶常年积雪,长白山还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寓意“长相守、到白头”。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