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沐杏雨 一生念师恩
他喜欢美丽的珞珈山,更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武汉大学有最美的校园、最好的老师,还有六院士、四教授共同授课的本科生‘最奢侈的基础课’——《测绘学概论》。这些经历都让我深深感到在此求学是多么幸运,也激励着我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直到留校任教”,楼益栋感慨道。在珞珈的求学时光里,先生们像“北斗”指引他前行,奠定学术道路:在武大任教后,楼益栋也成为学生们的“北斗”……
托举北斗,志在蓝天。楼益栋带领他的团队,仰望星空,将视觉极限无限延伸;脚踏实地,在科研领域辛勤耕耘。这是楼益栋的故事,更是武大老师的故事。值此第39个教师节之际,让我们一起祝福每一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仰望星空 履践致远
清辉万里 师恩绵长
点亮教育的星火
科研工作努力拼搏,助力为人类探索寰宇指明方向的“北斗”;课堂教学一丝不苟,力争成为替学生拨开迷雾指明坦途的“北斗”。楼益栋认为,导师不仅要在学术上给予学生指导,更要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努力做到“人师”和“经师”合一,先教做人,再授学问。
抬头望向浩渺星空,居其所的北辰,向每一个需要的人指引方向。你可曾想起自己的某一位恩师,一载求学弦歌不辍,春风化雨,惠泽长风。在武大,有这样一位老师,仰观辰星,俯植桃李,科研上以北斗之光引路,生活中用“成人”之学育人,是良师更是益友,是“经师”更是“人师”。他就是获评“2022年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的楼益栋教授。值此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感受师者匠心,大师大爱,也祝愿每位可敬的老师,节日快乐!
学问不止于纸上谈兵,而是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楼教授的课题组,从基础知识学习到深入研究实践,老师们会认真考虑每个学生的学科背景、研究兴趣,并结合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鼓励他们参与相关的科研工作,提升科研实践能力。有时候也会面临科研项目和个人兴趣的碰撞,楼益栋相信,“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结合,是工科学生成长非常有效的途径,但也不能完全由科研项目支配,应做到创新能力培养和科研项目锻炼之间的有机结合”。
“我经常跟学生讲‘不要有压力’,希望他们能轻松愉悦地学习”。楼益栋与学生的交流始终是平等的,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与他们共情。他理解大家在学业、科研、生活方面遇到的压力和困难,经常主动关心学生,积极组织丰富的集体活动来缓解大家的科研压力。
珞珈山上的好导师还有很多
亦师亦友亦知己 半尊半慕半倾心
北斗,只为行人指明方向,前进的每一步,依旧需要行者自己探索。对于学生的培养,楼益栋始终把培养创新思维摆在首位,把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作为重点,新开变态传世,“期望学生们既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解决问题的实力。”当学生遇到科研困难时,他会适时抛出问题和相关案例,鼓励大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拒绝盗版游戏 注意自我保护 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 沉迷游戏伤身 合理安排时间 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